我的二兒子讀小學一年級時,我擔任林森國小義工團團長。為了回饋義工的辛勞,我義務為幾位義工的孩子(全是一年級生)上了四堂說話課。
其中一位陳同學,每次請他上臺發言,總是推託扭捏,吞吞吐吐。課程結束後的暑假,陳同學的導師藍老師詢問我,是否能為她的孩子開設說話課。經了解後才得知,陳同學上完課後有了明顯的轉變——從過去老師請他上台時,他只是站著一言不發,到後來一上台便滔滔不絕,甚至沒等老師制止,就沒有下臺的打算。我想,這或許是因為當時的課程幫助他建立了自信心,加上他讀很多書(聽媽媽說的)。
十二年後,陳爸爸特地來家中感謝我當年的指導,並分享了一件讓我十分感動的事。陳同學考上「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」後,在導師的第一堂課上,被要求寫一篇文章,題目是:「在小學至高中求學過程中,哪位老師對你考上醫學系影響最大?」沒想到,他竟然寫下——「官叔叔」。
回想起當年那個害羞靦腆的小男孩,如今應已身披白袍,懸壺濟世,成為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了。